近几年在提倡全民降碳背景下,各界对再生塑料行业关注度越来越高,尤其是家电类回收产业。目前品牌下游企业在积极响应降碳政策,在产品中主动添加再生塑料或提高再生塑料的占比。除了政策提振外,再生塑料还存在诸多优势,下文将详细分析。
在全球日益严峻的塑料垃圾污染及治理上,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,热衷于利用技术革新来实践节能环保。减塑、垃圾分类、回收再生……循环思维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。我国在近几年关于多次重要会议中提到构建生态文明体系,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,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。
品牌企业也在践行自身社会担当。终端品牌企业在积极推广可持续发展战略,在产品中增加或提高再生塑料的使用比例。就目前来看,家电、汽车等领域表现较为突出,主要因为该类领域回收再利用流程化运行相对成熟,并且资源化利用价值较高。诸如:谷歌 Nest恒温器及智能音箱分别含有75%及70%的再生塑料。微软的无线鼠标Microsoft Ocean Plastic Mouse,外壳有 20% 使用了海洋中回收的塑料。
再生塑料之所以受到终端企业的青睐,主要因为其自身的诸多优势,如:环保属性、性能较好、供应量大、低价优势等。
再生塑料来源广泛,包括聚酯瓶、薄膜、泡沫、纤维、软管包装等,近年来,随着全球环保监管趋严,再生经济发展迅速,再生塑料市场规模随之增长,2021年突破280亿美元。再生塑料来源丰富,应用领域广泛,未来发展潜力巨大,预计2026年,全球再生塑料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40亿美元。
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塑料生产和消费国家,国内再生塑料资源丰富,其中聚乙烯、聚丙烯是最主要的两大再生塑料。我国从事再生塑料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颇多,截止至2021年底,再生塑料相关企业注册量突破4.2万家。但整体来看,国内再生塑料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,行业内技术水平相对不高。
我国再生塑料行业龙头股有金发科技、英科再生、三联虹普、国立科技等。近两年,随着科学治理观念增强、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,再生塑料行业门槛有所提升,大型企业凭借资源、技术、规模等优势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,而落后企业运营压力增大并逐渐退出市场,再生塑料行业进入了优胜劣汰阶段。
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再生塑料产业集群区,从企业分布来看,再生塑料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、华中地区等,分省市来看,江苏、山东、广东、安徽、浙江再生塑料企业数量位居前五。从发展趋势来看,随着优胜劣汰速度加快,以及高新技术深入应用,再生塑料行业正向着集中化、规模化、高技术、多品种、高质量等方向发展。
我国塑料生产和消费规模庞大,再生塑料资源丰富,在碳中和、碳达峰战略背景下,再生塑料市场发展空间广阔。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受政策扶持,随着回收体系完善、大型企业布局,再生塑料行业进入门槛逐渐提升,同时市场竞争也将逐渐向中高端领域转变。
|